社工同志们好,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与社会公益使命的重要组织——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由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于1992年发起成立,名誉会长是著名教育家许嘉璐先生,名誉理事长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先生。它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以及国家民政部的注册管理下,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美德,服务人民大众,建设公益社会。
基金会的基本工作宗旨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依法遵规治会、募集社会财富、服务政府民众、落实公益慈善。它的“四公”原则——公益(公众受益)、公正(专款专用)、公平(规范运作)、公开(善款善用)体现了其对透明度和诚信的高度承诺。30多年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在促进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繁荣了文化艺术,还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了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会通过提供六个方面的服务——服务于社会大众、公益事业、捐赠各方、合作单位、受助群体和志愿人员,构建了一个包容而开放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文化公益事业中来。这不仅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挖掘和发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这些精神财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出台,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将继续遵循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致力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基金会将不断探索公益事业发展的新途径,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让我们一同关注和支持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工作,共同见证并参与中华文化的辉煌未来。最后,诚邀大家关注小程序 社工同志 了解更多详情,一起携手前行,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理事长致辞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公募型社会公益慈善组织。1992年由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发起成立,名誉会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名誉理事长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先生。理事长(法定代表人)李建华先生。
30多年来,在国家民政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基金会同仁与社会各界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人士共同努力,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国家与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按照社会的道德风尚与行为准则,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在促进社会文化公益事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弘扬文化,服务社会;依法治会,规范运作;创新发展,公众受益”是基金会的基本宗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博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精忠报国、崇尚统一”的家国情怀,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也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致力于为社会各界搭建一个参与文化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的平台,希望借助这个包容而开放的平台,拓宽文化视野,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资源优势,服务社会,繁荣文化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动力。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了新蓝图。《建议》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目标任务。2021年,党和国家就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主题出台了重要的方针和政策。相信随着各项战略规划和重大举措的实施,我国的的社会文化公益事业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们深知,基金会必须与时俱进。
我会同仁将共同努力,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广泛联系、团结社会各界热心文化公益的有识之士,积极探索公益事业发展新途径,为凝聚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共同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
理事长:李建华